相关阅读
编者按:资本市场正经历着不平凡的变革。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,近年来,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显著,有力畅通了科技、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。
从创业板开市到设立科创板,从试点注册制再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,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舞台。
随着招股书的披露,企业的财务状况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。搜狐财经力求用专业的财经报道分析企业,帮投资者选优筛劣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这其中,谁将是资本市场的赢家?谁能圆梦IPO?搜狐财经《拆解IPO》栏目,聚焦计划在A股、港股、美股的上市的重点企业,从盈利能力、竞争态势、风险防范等多个角度,剖析企业价值。
本文为第145期。
出品 | 搜狐财经
作者 | 岳家琛
刘嘉玲一句“吃燕窝,我只选燕之屋碗燕”的广告词,令多少人记住了这个品牌。
近日,燕之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拟赴港上市。
刘嘉玲曾称,自己的保养秘诀是“每天吃一碗燕之屋的碗燕”;一些广告中还写道,清朝皇帝因使用燕窝而长寿,慈禧太后靠燕窝滋补,年过六旬容颜依旧。
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之下,燕之屋业绩逐年增长。
根据最新招股书,过去三年,燕之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.01亿元、15.07亿元和17.3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15.3%。同期,燕之屋净利润分别为1.23亿元、1.72亿元和2.06亿元。复合年增长率为29.2%。
从单从财务数据来看,燕之屋是一家相当赚钱的公司。然而,过去十二年间,燕之屋“四战”IPO均失败。
这样一家公司,为何屡屡折戟IPO?十二年间,在A股和港股之间“反复横跳”的燕之屋,业绩增长模式是否有所改变?
四次“折戟”IPO
燕之屋成立于1997年,招股书显示,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2022年其全球市占率达4.1%,是全球零售额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。
值得一提的是,燕之屋曾四度IPO,前后跨度长达12年之久,却始终未能等到上市。
2011年,燕之屋第一次申请在香港上市。
彼时,燕之屋正受“毒血燕”的负面舆情影响之下。有消费者购买并食用了燕之屋的“特级血燕”,出现了发烧、头痛、恶心等症状。经检测发现,公司生产的“特级血燕”燕窝被检测出亚硝酸钠超标,因此被驳回上市申请。
十年后,在2021年4月,燕之屋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材料,但因为六个月后招股书失效,未能完成上市进程。
2021年12月,燕之屋决定从港股转战回A,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,但在2022年9月决定主动撤回申请。
2022年4月,燕之屋收到了证监会关于营销及食品安全等57个问题,但未作出相关回应。就在其上会前一晚,燕之屋决定临时撤回IPO申报材料。
两个月后,2022年11月,燕之屋又重启A股上市申请。
反复“横跳”之下,如今燕之屋决定再度回归港股。对于本次赴港上市,燕之屋解释称是因为A股审批程序的不确定性,同时,赴港上市可获得境外资本。
“碗燕”毛利率达61%
从产品划分来看,燕之屋的主要产品分为纯燕窝产品、燕窝+产品、+燕窝产品三类,营收结构较为单一。
招股书介绍称,纯燕窝产品是指干燕窝及以燕窝和水制成的产品;燕窝+产品是指是以燕窝为核心原料或成分,加入其他食材,其中燕窝投料比≥1%;+燕窝产品是指用燕窝及其提取物制造食品、饮料及护肤品等产品,其中燕窝投料比<1%。
燕之屋的五大燕窝品类包括:碗燕、鲜炖燕窝、冰糖燕窝、干燕窝及其他产品。
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,五大品类分别占比38.9%、28.1%、17.6%、10.1%和1.1%,燕窝产品合计占比100%。其中,“碗燕”系列为燕之屋贡献了最主要的营收,过去三年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3%、44%及38.9%。
不过,一个变化是,鲜炖燕窝品类快速崛起。过去四年,鲜炖燕窝收入分别为1.07亿元、3.21亿元、4.23亿元和4.85亿元,营收占比为11.3%、24.7%、28.1%和28.1%,持续增长。
从销售渠道来看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燕之屋线下销售网络由89家自营门店及225名线下经销商组成,这些经销商涵盖615家经销商门店。
不过,虽然经销商门店远多于自营门店,但实现的收入却并不多。过去三年,燕之屋来自于经销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2.3%、34.8%及28.5%。
此外,近年来,燕之屋开始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销售以扩大线上销售规模。
过去三年,燕之屋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5.5%、51%及54.2%。
事实上,燕之屋在线上渠道正受到小仙炖的冲击。打开淘宝的小仙炖官方店铺页面,显示该店铺粉丝数为194.8万,而燕之屋店铺的粉丝数为169.2万。
在这一背景下,燕之屋在线上平台选择“以价换量”的策略抢占市场。
招股书显示,以鲜炖燕窝为例,销售均价由2018年的134.55元/瓶降至2022年的54.00元/瓶;销售数量由2018年的7.34万瓶增至2022年的894.16万瓶。
燕之屋在招股书解释称,由于线上平台对鲜炖燕窝、冰糖燕窝进行促销,产品销售价格相应降低。
从盈利能力来看,燕窝行业的毛利率普遍较高。2022年,燕之屋碗燕和鲜炖燕窝的毛利率分别为57%和46%。
不过相比之下,小仙炖的综合毛利率则高达70%。而燕之屋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.7%、48.2%及50.8%。
燕窝产品毛利率高企,主要由于其成本较低。
根据招股书,燕之屋的主营产品碗燕的定价高达1268元/盒(非活动价),平均一碗的价格近170元,但其成本仅在70元/碗上下。
过去三年,“碗燕”均价从163元/碗增长到174元/碗。去年,“碗燕”累计卖了 386.8 万碗,毛利率达到61%。
招股书显示,燕之屋售价最高的一款产品名为“飞天款”,每碗180克,每碗单价598元。
配料表显示,“碗燕”产品的配方主要为纯净水、冰糖、燕窝,其中,食用燕窝投料量不低于2.5g/碗,唾液酸含量124mg。
据此计算,一碗“碗燕”中,燕窝含量仅有2.3%左右,97.7%为冰糖和水。
而在不到四成的成本中,包装材料却占据了“大头”。据招股书,燕之屋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碗、玻璃瓶、纸板及金属包装材料。过去三年,材料成本分别占燕之屋总成本的76.7%、79.3%及77.3%。
三年广告费超8亿
然而,燕之屋净利率却不高。招股书显示,过去三年,燕之屋净利率分别为9.5%、11.4%和11.9%。
从财报数据来看,高企的销售费用蚕食了燕之屋的利润。
燕之屋的业绩增长高度依赖于“重营销”的策略。过去三年,燕之屋销售费用分别为3.18亿元、4亿元、5.04亿元。分别占营业收入的24.44%、26.54%及29.13%。呈现持续攀升态势。
其中,过去三年,燕之屋广告宣传费为2.36亿元、2.69亿元、3.26亿元,分别占销售费用的74.3%、67.4%及64.8%。据此计算,三年广告费累计超8亿元。
此前,刘嘉玲、林志玲分别为燕之屋代言;2021年初,燕之屋还冠名《鲁豫有约一日行》《爱的小屋》《智者见智》等综艺节目;2022年,燕之屋签下赵丽颖作为品牌代言人。
与大额销售费用相对应的是极低的研发费用。过去三年,燕之屋研发费用分别是0.18亿元、0.19亿元、0.24亿元。
截至2022年底,燕之屋共有1792名员工;其中,销售人员达622人,研发人员仅46人。
这意味着,燕之屋从产品上并无较宽的护城河,其收入上升依赖于高额广告宣传费用。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燕之屋的存货规模较高,过去三年存货分别为 2.77 亿、2.79、2.7 亿。
IPO前突击大额分红1.6亿,实控人三年分得1.9亿
燕之屋IPO屡战屡败、屡败屡战,原因为何?燕之屋缺钱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截至 2022 年末,燕之屋共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3.51 亿元。
最新的招股书中,燕之屋的募集资金用途包括用于研发、巩固和扩大销售网络、加强品牌营销和推广、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,以及运营资金和其他用途。
在去年A股的招股书中,燕之屋计划募资10.19亿元,其中4.53亿元用于生态产业园建设、1.64亿元用于研发、2.13 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推广,1.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。
燕之屋的主要股东以个人为主。其创始人、董事长黄健、副董事长郑文滨、总经理李有泉及黄健控制的实体厦门双丹马作为一致行动人,为燕之屋控股股东。
燕之屋创始人黄健曾是一名80后高中数学老师,随着出海经商掀起热潮,黄健辞掉教师工作,成立了厦门市双丹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。并于2002年创立燕之屋品牌。
此外,金燕腾飞有限合伙及郑文滨的配偶薛凤英亦被视为控股股东。上述控股股东共拥有燕之屋41.4%的股份。
值得一提的是,燕之屋在本次IPO前突击大额分红。2023年3月,燕之屋分红1.6亿元,占上年度净利润77.67%。
燕之屋还在2020 年至2022年间分别向股东分红1.2亿元、1 亿元、8000万元,分红总额占过去三年净利润总额的比重高达59.8%。
据计算,2020年以来,燕之屋累计分红总额高达 4.6 亿元。控股股东共分得1.9亿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关键词:
上一篇: 给机器人当“师傅”的大国工匠|世界焦点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2023-06-22
2023-06-22
2023-06-22
2023-06-22
2023-06-22
2023-06-22
2023-06-22
2023-06-22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